新闻中心 /News
多方努力才能上好能出汗的体育课
多方努力才能上好能出汗的体育课据2月18日《北京日报》报道,日前,北京市教育委员会、北京市体育局联合出台《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代中小学体育工作的若干措施》(以下简称“体育八条”),提出打造“能出汗的体育课”、大力开展学生“班级赛”、科学精准提升学生体质等八条举措,为新学期送上“健康大礼包”。
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,民族的希望。在青少年的素质教育中,体育的作用至关重要。可以说,体育在培养全面发展的新时代人才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。然而,曾有一段时期,有些学校为了提升主课成绩,采取削减体育课、占用课外休息活动时间等方式,以增加主课教学时间。虽然这样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成绩,但却增加了学生的心理压力和身体负担,甚至存在引发焦虑、抑郁的风险。2008年,国际公认的神经精神医学领域专家约翰·瑞迪出版了《运动改造大脑》一书,用科学的研究和统计数据展示了运动对大脑的好处,重新诠释了运动的新价值,并得出了一个结论:每天早晨尽力奔跑5分钟左右的学生,无论是记忆力还是学习成绩,都明显强于不运动的学生。
体育之美,不仅体现在赛场之上,更是一种生命之美。近年来,国家越来越重视中小学体育工作。《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(2024-2035年)》更是明确指出,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。强体育必先强教师,教育部为此研制并印发了《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建设若干举措的通知》。此次北京“体育八条”提出打造“能出汗的体育课”,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,能避免体育课变成“说教课”。这一举措是落实要求,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提升行动,践行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的回应,更能充分发挥学校以体育人、以体育智、以体育心的功能,让学校体育回归育人本质星空体育在线登录入口,不断筑牢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“绿色屏障”。
体育强则中国强,国运兴则体育兴。打造“出汗的体育课”,让学生“真运动”或者“真出汗”,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,还需要家庭、社会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。作为学校,除了积极探索多元化的体育教学模式,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和积极性外,还要有必要的保障措施,升级学校的管理与服务;作为家长,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,支持和鼓励孩子积极参与体育锻炼;社会要为青少年提供更多的体育锻炼场所和机会,营造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。只有形成家校社会协同育人的合力,才能真正让“体育八条”落地生根,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保驾护航,让学生真正运动起来,培养其体育运动兴趣,提升其身体素质。